[红薯稀饭]早饭和晚饭,在小米饭里煮上红薯,薯好后把红薯连同稀饭一起舀到碗里,再就上罗卜咸菜,这就是过去80%以上的人的生活。有的家口多,就另外用一口锅专门蒸(或者叫馏)红薯,因此“红薯稀饭”几乎成了过去清贫生活的名词了。
[红薯百粥]用小米熬成较稠的粥,在粥里切上几块红薯,再加上一些绿豆、黄豆之类,熬到无汤时,红薯和粥都熟透即好。。
[红薯条就吃]和炒土豆丝的做法一样,把红薯洗净后擦成丝,用清水利去粉欠,然后炒成五六成熟时,放盐、淋醋即成佐餐之就吃。
[红薯糖糕]过去为了节省糖和面粉,用红薯做成的糖糕,一样香甜可口。可把红薯著熟后,捏碎,再掺少量白面一块和匀,有的可以加少量红糖,捏成小饼状,下油锅里炸至双面金黄,即可捞出食用,外焦里嫩,甜软可口。
[红薯面食品]要加工红薯面,首先要晒红薯片。把红薯用碰子碰成片状,然后洒到房顶上或山坡上,晒干后再用碾磨(后来有了米面加工厂,便用机器)压碎,磨出细细的红薯面。红薯面味甜,做成的面食,性沉、耐饿,一般可以做成红薯面窝头,红薯面饸饹,红薯面抿芥等。
[红薯芡制品]红薯芡即红薯淀粉,其制品一直食用至今,经久不衰。把红薯粉碎后,澄出淀粉,可晒干待用,也可用漏勺漏到开水锅里,制成粉条。粉条既可晾干保存,慢慢食用,也可以趁热捞到放有调料的和面盆里,坨成粉疙瘩。粉疙瘩(也叫粉丸子)是一个特色菜,因其饮食习惯,共它县市并不多见,偶尔有之,其风味和口感也大不一样。在武安,无论是家常饭还是办事用人,或者过年过节,粉疙瘩都不可或缺,或做烩菜或作合碗,或作其它吃法,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红薯芡还可制成粉皮,既可热做也可凉拌。过去几乎每个村庄都有粉房,生产粉芡、粉条、粉皮,过年时兼做粉疙瘩。而现在,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食用红薯和其制品已逐渐减少,仅有红薯芡和红薯芡粉条、粉皮条、粉皮等产品。
冀公网安备 13058202000139号
技术支持:邢台市网商软件开发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