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河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党支部
创新脱贫路 密织保障网
沙河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聚焦脱贫防贫、以党建为统领,打造过硬党员队伍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唱响“靠敢干事解放思想、凭干成事聚力凝心”主旋律,以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推动合作社全面进步、全面发展,彰显社会责任和担当。
党建引领发展,创新扶贫机制。农技协党支部充分利用自身技术、市场优势,创新采取“党支部+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的经营模式,详细制定安置就业、产业合作、技术扶持3项精准扶贫方案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党员逐户走访贫困户宣传动员,把附近村分散的贫困户组织起来,“能参尽参”加入合作社,实行产业化经营,解决了“小生产”与大市场的联结问题。
支部牵引带动,党员聚力凝心。农技协党支部灵活采取“宜培训则培训,宜打工则打工,宜合作则合作”方式 ,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、增加收入,建立起集种植、储存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。实行“党员+贫困户”机制,支部4名党员分别联系了15个贫困家庭,详细了解家庭致贫原因,根据贫困家庭不同情况,专门为48名贫困家庭成员提供了管理、分拣、包装、销售等工作岗位,采取对贫困户免费扶持薯苗的方式,帮助56户贫困户发展红薯种植300多亩,使贫困户增加收入105万元,党支部先后组织培训20余次,培训覆盖贫困人口70余人,培育红薯种植“土专家”、“田秀才”乡土人才5名,其中2名为贫困家庭成员,发展贫困人口入党积极分子6人,发展贫困人口预备党员1人。党支部本着“授之以渔”的态度,努力建立了一支“留得住、用得上”的本土人才队伍,真正实现了聚力凝心共谋发展。
真抓实干勇担当,真金白银促脱贫。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户,助力扶贫产业发展,沙河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党支部研究决定为全市13个乡镇办为548户贫困户免费提供价值约4万元的140000株优良脱毒红薯苗,近期已陆续以“送货上门”方式发放到贫困户手中,“手把手”帮助栽种到位,后期协会将继续关注红薯长势,随时提供病虫害防治技术,确保丰产丰收,获得了贫困户广泛好评,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。
荣誉加身再接再厉,不忘初心砥砺前行。沙河市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成立于2007年5月,年产脱毒红薯苗2000万株,主要销售到邢台、邯郸、雄安新区、沧州及山西等地。近年来,在党支部的带领下,发展迅速,协会理事长兼党支部书记赵立江先后获得“河北省优秀农村科普带头人”、“邢台市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”、“沙河市模范党支部书记”、“沙河市优秀共产党员”等十多项荣誉称号。合作社先后被评为“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”、“邢台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”、“沙河市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”等多项荣誉称号,基地被授予“河北省优秀农村科普示范基地”、“邢台市农村科普示范基地”荣誉称号。沙河市农技协将继续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,为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,进一步织密织牢防返贫的保障网,进一步筑牢脱贫攻坚战的*后一道阵地,努力确保“不让一个人掉队”,凝聚基层群众合力,助推沙河市高质量赶超发展。
冀公网安备 13058202000139号
技术支持:邢台市网商软件开发有限公司